淮南经开区:做优“三化”平台 拓宽基层治理新路径

发布日期:2024-06-26 17:08 来源:党政办公室 【字号:   阅读:


     近年来,淮南经开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,全力构建网格化管理、精细化服务、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,着重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,以点带面、统筹并进推动小区治理,着力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水平,不断提高辖区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坚持聚力增能、协同共治着力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。推进“多网合一”。按照“界定清晰、规模适度、任务相当、方便管理、无缝覆盖”原则,全面推进网格、人员、事务、服务、数据“五个整合”,将党建和政法综治、民政、住建、应急等工作网格整合成“一张网”,变“上面千条线、下面一根针”为“上面千条线、下面一张网”,对基础信息采集、社情民意收集、政策法规宣传等7项职责24小类、92项任务事项进行细化,建立信息采集更加全面及人、地、事、物、组织等要素全掌握的“综合网格”56个,确保社区工作事务全部纳入综合网格服务管理。建强党群阵地。健全完善社区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,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档、升级、焕新,拓宽延伸服务内涵,实现社区阵地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全达标。设立“党员先锋岗”“党员责任区”34个,开展“党课开讲啦”等党员教育和服务代办、政策宣传、文体娱乐等活动300余场,切实做到党群阵地“大门常开、场所常用、活动常办、服务常抓、群众常来”。
坚持突出关键、抓住重点着力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。聚焦“一老”,推动“老有所为”。发挥退休老干部、无职老党员社会人际关系广、调处矛盾纠纷经验足以及在社区群众中威望高的优势,成立了“白+黑”治安联防巡逻队和老党员义务巡逻队,定期开展社区安全隐患排查、邻里“小矛盾”调解、辖区治安环境监督等活动,有效填补了社区工作的“软肋”和“短板”,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,延伸了社区服务链条。聚焦“一新”,推动“新有所属”。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,门清、人熟、覆盖广的独特优势,聘请服务能力好、公益意识强的新就业群体人员担任兼职网格员,鼓励通过“小哥议事厅”“骑手茶话会”等方式上报问题,让他们成为参与基层治理的“移动探头”,切实变“管理变量”为“治理增量”。吸纳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组建“蜂行志愿者”“黄骑士”等8支“红色骑手”志愿者队伍,聘请党员打头阵、作表率,担任流动基层治理“合伙人”,协助解决社区治理难题,先后累计线上线下报送事件200余条。
坚持数字治理、科技赋能着力提升信息化支撑水平。建强数据库,掌握治理底数。组织社区工作者对辖区内居民户数、常住人口、外来人员等分类别逐一摸排,将商圈、楼栋、服务驿站等7类必要信息系统上网,采集超市商铺、共建单位、公共设施等辅助信息2.4万条,特别是针对孤寡老人、残障人士、危重症病人、留守儿童以及结对帮扶对象等278名重点人群实行台账化管理,有效汇集整理各类基础信息,为精准高效智慧治理提供扎实的数据基础。建立智慧平台,提升治理效率。充分发挥“一中心四平台”服务体系,推动智慧综治和“一中心四平台”一体化运行。打造区级信息“大脑”,整合各类综合信息资源,推动构建大事全网联动、小事一格处理的社会治理服务体系。细化“一中心四平台”考评机制、奖惩措施,建立职能清晰、权责统一、便民高效、执行有力的基层综合管理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。同时,依托政务服务中心“一网通办”,打造辐射区直单位、街道、社区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,把便民服务事项下沉基层、搬到“网上”,让群众办事足不出户。